假如妳跟我一樣,在台灣時常拜訪郊山,但從不曾單獨爬山過......
歡迎來到擁有全球最長、總計五萬多公里hiking routes的阿爾卑斯山國瑞士。
這裡是愛好健行者的天堂。
瑞士面積是4.12萬平方公里,大約比台灣大14%。儘管瑞士4000公尺以上的崇偉山嶺林立,但台灣也不遑多讓,玉山業已距離4000公尺不遠。除卻緯度差異甚大,一則為內陸國而一則為島國外,同樣是山脈遍布、耕地有限、缺乏天然資源的小國。
但在台灣健行的生態與瑞士完全不同。
其實在台灣很少人使用「健行」(Hiking)這個詞彙,我們一般直接泛稱為「爬山」(Mountain Climbing)。我想是因為在台灣,絕大多數的山脈都必須自山腳爬起,辛苦攀升,享受展望,再一路下行離去。若是選擇高山,則或許開車抵達公路最盡頭的入山口,一樣重複由下往上、由上往下的過程。
但在瑞士,健行和爬山是兩件事。健行可謂國民運動,處處可見瑞士家庭攜家帶眷,牽著不到腰際的小小孩出門hiking。小孩的裝備一點也不馬虎,縮小版登山鞋、防風外套和登山杖,小小年紀便懂得親近山岳。 孩童抽高迅速,這鞋或許一兩年就不能穿了,似乎瑞士父母很捨得投資童裝。
就連MM等級的Migros,亦有專屬區域販售登山用品,瑞士各地登山用品店繁多,尤其山岳風景區,時常可見街坊販售登山靴、登山杖等。
簡言之,健行在瑞士相當普及,而爬山則屬需要專業器材及經驗的高難度活動,攀緣壁面、行過險坡,或是在纜車盡頭處繼續上行攻頂,都需要完整裝備,不在本篇討論範圍內。
前述提及台灣和瑞士的健行方式有很大差異──瑞士多數峰巒均有纜車、登山私鐵行經,尤其風景絕佳之處,若你不愛登山或者不良於行,乖乖掏出足額的瑞士法郎,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抵達山頂。而從高處輕鬆下坡,或者沿著稜線平緩步行。溫帶不似台灣樹林茂密而濕濡,視野開闊、壯麗,搭配健行地圖,以及每個岔口皆清楚載明的路標,就算想迷路也不容易。
因此,一個人健行在瑞士非常容易且安全,只需沿著以下步驟......
- 至當地觀光局索取健行地圖
- 挑選路線(難度)
- 挑選路線(風景)
- 購買單程票上山
- 選定方向、確認裝備即可開始健行
- 健行途中
說來有些慚愧,在台灣,除了跟保育社經常到郊山宿營、夜探,偶爾爬爬中海拔路線外,我未曾獨自上山過,也不像在瑞士健行得這麼入迷。箇中原因,說穿了是台灣高山大眾交通不便,開車、租機車、包小巴外沒有其他辦法。而瑞士不僅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即能輕易抵達3千公尺以上的山頂,對於有Half-fare card、Track7的學生很划算外,每條岔路皆確實聳立著的路標、妥善維護的山徑,給人無比的安心感,一個外國女孩上山也完全不成問題。台灣各地機關雖也相當盡心維護山徑完整,但亞熱帶氣候變化大,山陡水急,暴雨一下路崩橋斷,不似溫帶的夏季氣候穩定。
其次是植披差異。台灣的高海拔亦可見到針葉林,不過瑞士所有植披分布大約比台灣低800~1000公尺,2200m以上便是高山草原,超過2800~3000m便光禿禿近乎月球表面,往上則是阿爾卑斯峻嶺的終年積雪。因此,在瑞士健行時穿越針葉林、高山草原居多,沿途視野開闊,方向容易掌握。台灣的郊山則因闊葉林相茂密,往往得一路上到最高點才有展望,而高海拔的山峰則非得重裝才能真正踏足親近。
在瑞士,能搭登山鐵路/纜車上山的好處,尚不止可免去上坡路段。在山腳下住宿,攜帶必需物品和乾糧,小背包3~5kg內輕鬆前往健行,大幅加快行進速度,身體負擔也近乎於零。在台灣,雖然愛山,但想到打包幾十升容量的行李就頭痛的懶人如我,登高山成為一種無法即知即行,前置作業繁重的麻煩事。想想在台灣,爬一次玉山得準備多久?而我前往Zermatt卻是兩天前才訂住宿,健行路徑也等抵達當地、拿到詳細路線圖才研究。雖然對某些人而言,背重裝征服山巒的成就感無法同日而語,但對我這種無意蒐集攀爬名峰紀錄,只想享受壯麗風景的人而言,瑞士成了無法取代的仙境。
不過台灣也有睥睨他國的優點,最值得稱道的是生物多樣性。溫帶四季分明,物種數來數去也就那幾種──阿爾卑斯土撥鼠、岩羚羊、紅鹿、雷鳥、野兔......在Lavaux遇見common lizard就能教我驚喜半天。林葉間常只能聽見松針掉落、微風吹拂的聲響,不似台灣蟬噪鳥鳴,夜裡蛙聲此起彼落那樣熱鬧。
Zermatt的野生動物
在瑞士健行過幾次,更想回台灣爬山。雖然台灣上山不似瑞士如此便利,但不一樣的生物相和景色,亞熱帶風光,令人不由自主地開始想念: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