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是差旅的節奏到底與流浪旅人迥異。Airport - hotel - client site 規律的三角路徑,讓人得特別自我驅使和時間管理,才能窺見一丁點城市的其他剖面。
My 2017 footprints
- Jan - Argentina, Chile, Peru, LA
- Feb - Okinawa
- Mar - Seoul
- Apr - Busan
- May - Shanghai
- Jun - China (Fujien and various provinces)
- Jul - Fujien
- Aug - HK
- Sep - HK and Shenzhen
- Oct - Shanghai and Vietnam (HCMC, Mekong)
- Nov - Shanghai
- Dec - Shanghai and Central Japan
始自阿根廷山岳小鎮El Chalten,歷經密集健行後北上湖區,經乾漠中的紅酒、牛排及山岳,以及徜徉彩繪港都、手執莓果享受最後的南美時光。輾轉飛回台灣後,這年裡其餘私人旅程皆是亞洲鄰國,包含以往總因易達性過高而deprioritize的日韓,以及再訪的胡志明市。
三月初春,我與瑞士交換時的摯友Fabien的越洋聚會終於兌現──學電影且諳韓語的他,於2016年下半抵達首爾工作,預期至少會待一年,我們約好務必在東亞相見,他的摯友、我因緣際會認識的華裔瑞士女孩Jasmine,也不遠千里飛來。我們窩在Fabien公寓中,嘗遍首爾美食,一如既往暢聊文化和近況。(關於Fabien和Jasmine,參見2013年底的羅馬小旅行、2014年的除夕夜圍瑞士起司鍋)
首爾,昌德宮(Changdeokgung, 창덕궁) |
On-board後便是兩週上海training,其後無縫接軌地處福建的第一個專案。猶記過不多時,不只一個朋友問我「怎麼最近都在中國玩耍」時有點哭笑不得。若說旅遊地點,中國暫時排不上號(即使知道很多省份都有壯美大景)。但因工作能走訪各處,儘管時間倉促、富餘的切面也削得極薄,卻也是種有趣的觀察。
三坊七巷,福州 |
第一個專案時有幸因隨行consumer survey而深入中國三四線城市做家訪,因工作日有限而壓縮原已披星戴月的行程,常和朋友津津樂道(?)的是那8天裡飛行了7次,每天幾乎都是5-6點起床搭機,飛抵省會後驅車2-4小時抵達三四線城市,家訪兩回、至通路端探視mysterious shopper情況,再驅車返回省會,深夜裡電話會議與團隊debrief,翌日清早再重複一樣的迴圈......
於是台北→福建→河北(石家莊、衡水)→四川(成都、旺蒼)→河南(鄭州、方城)→廣東(珠海、肇慶、廣州)→福建→上海→台北的瘋狂行程裡,除卻消費者家訪本身就以令行銷人心悅,僅餘的時間,不過是奔回成都前,路邊攫一隻手撕烤兔,佐著香麻的醬汁在車上朵頤;在成都以1小時的空檔在春熙路步行街快速掃過以辣聞名的各式小吃;在石家莊住宿點附近買了份驢肉火燒。直到最終,才終於在風光明媚的廣東旅遊城市肇慶,有了清晨2小時的空檔,趁著臨湖而宿,直奔號稱華南最多丹頂鶴的生態園。
廣東肇慶,七星湖丹頂鶴生態園 |
四川旺蒼縣,路邊的手撕烤兔小店 |
珠海,降落前 |
而10月底後,則是每週往返上海。偶然得空時與在洛桑相識、當時居於Neuchâtel的好友偌偌見上幾面。我宿於外灘,她家正是在最繁華的南京路步行街左近。離開瑞士後,我們總嚷著上海或台北見,迄今終於兌現。除此之外,搜尋歐式酒吧,想透氣時至黃浦江畔憑欄看十里洋場的璀璨夜景,加上秋旬肥美蟹膏,便是繁忙工作之餘的小確幸。
年底於越南溫暖濕潤的湄公河三角洲、日本大雪連綿的北陸地方,分別有了兩次臨時起意的短假期。排於國慶連假的南越再訪,原先是印尼東爪哇因火山噴發而不得不改期的alternative,而重溫美食、再探索胡志明市這座成長極快城市的不同面向,以及在湄公河畔的民宿歇息一宿,都是極為療癒的選擇。北陸行則宛若密集工作間的浮木,儘管合掌村大雪那夜,依然與客戶越洋通話,但轉身便是暖炕邊的朴葉味噌燒,更如期踏遍富山灣、飛驒古川等自然或歷史獨具的美景,希望得空能再書寫遊記。
越南,湄公河水上市場 |
日本,白川鄉合掌村 |
飛驒牛朴葉味噌燒,白川鄉合掌村 |
寒鰤魚刺身,冰見市場,日本北陸 |
出差 vs 旅行
比如,工作時住慣了5 star hotel,獨遊時依然是青旅/民宿/簡約單人房。
比如,儘管飛的都是水泥叢林,卻還是鍾愛窗邊位,每次起降依然忍不住俯瞰。
比如,大半夜在健身房跑步踩飛輪,趁空無一人玩著Duolingo複習西語
以及,即便只有緊得不能再短的空檔,即便中國得一家家餐廳確認能不能刷外卡,卻還是在能自由活動的晚間,攜著筆電戴著耳機,邊蹦出門覓食。
2017年初,在El Chalten品嚐自煎的阿根廷牛排,木造hostel裡笑語喧騰,那時寫著:
9月底起獨行南美迄今,沿途山川景致、人文風景和溫暖對話無數。新的一年,不求複製這數個月的逍遙,但求過往所歷都成為養份,心之所向,身之所往,不愧初衷。而2018年初寫給自己的則是──「但願能在高強度工作和輾轉交通中仍保有自己,不放棄對所愛價值和興趣的追求」。但願明年此刻回頭檢視,還記著在旅途中汲取的能量,秉持本心,但也充實更多技能和閱歷,在這樣的生活形態中,逐漸能覺得游刃有餘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