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3月26日 星期一

【食記】態芮Tairroir ─ 台魂法菜兩種午間套餐(2018年米其林)

不知為何最近內心的饞鬼蠢蠢欲動,原先便很喜歡閱讀食記,近幾個月來因為因緣際會吃了幾回fine dining,彷彿開啟了另一個黑盒子(?),加上米其林名單公布前剛好搜尋到一個網路食評家湯大帥的文章,爬文之下把台北有潛力奪星的餐廳研究了一輪。

鑒於八週年時我人在印尼出差,回來收到意外之喜的禮物,於是說好了,那補慶祝的餐廳我訂,乘著台北首次星光熠熠的熱潮,鎖定幾家有興趣的名單,Longtail、Tairroir、La Cocotte by Fabien Verge......靜待星落誰家。

米其林名單揭曉的那個午後,我聚精會神地做事,手機開著直播,眼看Tairroir主廚何順凱(Kai)上台領獎,隔沒多久便在餐廳規定的訂餐時間(2-5pm)撥進訂位。電話線路一度忙線許久,想來是記者民眾電洽都接不完了,但當週末晚間竟然還有位置,再研究了一下菜單,我選擇了再隔一週的週末午餐。

態芮 Tairroir 
用餐日期:2018/3/24

Tairroir質感大器的門面


菜單詳情可參閱Tairroir官網

偏好午間套餐而非晚餐原因有幾:喜歡午間的清爽風格更甚、兩人用餐可各點一種套餐分享,去過馬祖以及熱愛台南的淵源,也讓我非常想嘗試「此菜非彼菜」、「台南人的早餐」等午間台魂菜餚。當然,兩人都加wine pairing、水資再加點迷魂香芋泥鴨,晚餐實在昂貴不斐,但主餐仍是魚鵝,未覺升級太多也是原因之一。


位於劍南路捷運站附近,隔壁便是Raw,加上祥雲龍吟,堪稱是全台星光最燦爛的樓房了。整間餐廳不大卻雅致靜謐,細數大約28個位置是極限了。服務生安排能面對廚房的角度,顯示店家對於料理準備的自信。

或許眾所周知,但還是想提一下店名的典故──Taïrroir,以Taiwan和Terroir(法文「風土」)結合而成,象徵店家融合台灣食材和法菜手藝的理念。


上菜單之前先詢問氣泡水或礦泉水,氣泡水亦有兩種品牌。最後水資是150+10%。

天花板佈滿錯落有致的紅銅片

午間套餐分為兩種,左為陽春(Yang Chun)NT$1,650,右為澎湃(Pung Pai)NT$2,500。私以為這兩個名字不甚好,兩者皆嚐,其實陽春不陽春,澎湃不澎湃。最大的差異是澎湃多了「台南人的早餐」這道虱目魚料理,另外前菜和主餐略作升級。

餐酒搭配是餐前香檳、主餐再搭一杯,而澎湃會在虱目魚料理時多搭一杯,因此陽春的wine pairing價格是NT$980,澎湃是$1350。瞥了眼侍者另外提供的酒單,還是wine pairing更恰當也更划算,也能體驗到侍酒師的搭配能力,於是兩個套餐都加上餐酒。

還加點一道主廚的招牌──迷魂香芋泥鴨(NT$480)
這道以前較常包含在套餐裡,現下或許不合時令,但作為主廚招牌仍可供額外選擇。

另外,因為菜單上建議同桌友人可以點同樣的套餐,應該是方便用相同步調用餐,我們還特意詢問服務生說是否可以各點一個套餐都嘗試,服務生馬上說沒問題,且菜單上只是建議。後續如有share的菜式也都附上小盤和餐具,非常貼心。


麵包一如傳聞是極好的,由吳寶春師傅烘焙。似乎從開幕以來就是這兩款麵包:紅藜麥桂圓核果圓麵包,和小法國麵包。兩者都是熱的,texture較軟的藜麥麵包撥開便香氣瀰漫,核果和桂圓搭上主廚特製的無鹽奶油和一旁的鹽粒,簡直美味至極。小法國是很單純耐嚼的麥香,酥脆有口感,初時不覺驚豔,不像圓麵包簡直無法克制的囫圇下肚,但是越吃越有味道。


第一支餐前酒是法國的Dhondt-Grellet香檳,由Pinot Noir、Chardonnay和Pinot Meunier三種葡萄組成。很難得在精緻場域裡品嘗好香檳,這支入口繚繞柑橘或檸檬般清爽的果香,酸度細緻,層次感很好,配上清爽的兩道前菜再適合不過。

氣泡非常美麗

「陽春」套餐的前菜──此菜非彼菜
此菜非彼菜 
Matsu Mussel, Cabbage, Pomelo, Lemon, Bone Marrow
馬祖淡菜帶著海味十足的鮮甜,與精緻配菜錯落在烹調後的高麗菜上,建議將角落的檸檬沾醬,連同淡菜捲著高麗菜一起食用。清爽卻鮮活,讓我想起2-3年前在馬祖大啖的一整盤當令淡菜,記得滿滿一大盤才200台幣啊......(喂)

「澎湃」套餐的前菜──旗魚綿彈
旗魚綿彈 
Taitung Swordfish “Gravlax”, Robiola, Heirloom Beetroot , Ikura, Caramelized Olive
台東旗魚以精細的刀工片呈半透明的薄片,佐甜菜根、魚子、醃漬鮭魚,佐robiola cheese製成的橙黃色乳酪醬。包覆起來一起入口,魚子鮮美首先迸發,乳酪醬的鹹香緊跟在後,跟清爽魚肉相得益彰。

午餐湯品──美人裝蒜
美人裝蒜 
Water Bamboo Vichyssoise, Bottarga, Pak Choi Bun
這道由筊白筍和蔥製成的濃湯,表面刨上烏魚子點綴也帶出鮮味。一旁小巧可愛的是店家自製的菜包,裡頭是香菇和類似雪裡紅的菜末。要我說的話,菜包雖然可愛但缺乏驚豔感,畢竟與傳統做法無甚區別缺乏新意。濃湯的確美味,但烏魚子不夠跳脫,厚厚一層綠蔥的口感有點壓過了裏下乳白色的筊白筍層。整體而言很有新意,但會期待別的組合。


重頭戲上場了!男友愛吃芋頭,我們都愛吃鴨賞,這道主廚的成名作令人期待。

迷魂香芋泥鴨
65°C Silkie Egg, Taro “en Purée et Kueh”, Yilan “Ya shang”, Sakura Shrimp
上桌時炸芋頭、鴨賞、櫻花蝦等佐料仍整齊地躺在特製瓷蓋上,拍完照後侍者回協助倒入。建議先嘗一口芋泥原味,再將所有配料連同溫泉蛋攪拌在一起。芋泥是由氮氣法打製而成,綿密細緻清香溫暖,而當所有食材混合時,溫泉蛋黃汩汩流出,和芋泥的綿、櫻花蝦的脆、鴨賞的鹹香和炸芋頭的口感融合,簡直是無上美味,雖然乍看是常見台灣食材變身而成,但真不愧是招牌啊!


最後一道前菜準備上桌,侍酒師倒了澎湃套餐的第二杯酒──來自義大利中部的Fattoria Le Pupiller酒莊。不過因為虱目魚太搶眼,所以這杯白酒特點如何我已經不太記得了(掩面)


台南人的早餐 
Tainan Milkfish, Fig, Fermented Tofu, Ginger and Pepper Gastrique

「其實台南人早餐是不會吃虱目魚的....XD」某位50%台南人表示。

不過這麼值得欣喜的料理還是值得一再回味──不同於傳統虱目魚展開香煎,廚師將肥嫩的油肚緊鎖在內,由魚肉包裹,魚皮煎得酥脆鹹香。底下佐的醬料更是一絕,宜蘭的鳳梨豆腐乳、襯底的龍眼蜜佐一點點薑汁,搭上解膩的無花果和蜜瓜。將鹹香帶勁卻不乏果味的豆腐乳與脆嫩魚肉混合後入口,所有食材在口腔中迸發出的味道.....虱目魚煎得好吃便不會失分,醬汁更是巧思十足,很討喜的組合。


吃完前菜後已經度過一個小時有餘,侍酒師默默飄過來,微歪頭亮出一臉笑:「你們想試試看一點不一樣的嗎?比如說......拿我推薦的白酒搭鴨肉看看?」

當下有點詫異,畢竟紅肉搭紅酒是種根深蒂固的印象,不過聽到這侍酒師接著說:「要不是我們摘星了,我也不敢鼓吹客人這樣嘗試,因為我一直想不斷突破做些新嘗試。」忍不住失笑於是無可厚非地點頭,畢竟這個年輕侍酒師感覺挺有想法。

侍酒師開心地拿著三個酒瓶過來,原先兩個主餐都是紅肉搭不同款紅酒,他拿出獨家推薦的搭鴨肉白酒──這款白酒聞之醒腦,是法國Jura地區所產的黃葡萄酒(Jean François Ganevat Cuvée de Garde Chardonnay Savagnin),湊近一聞便是濃烈渾厚的酒味,像中國的紹興酒,卻依然酒體輕盈帶著果香,搭結合中菜元素的鴨胸主菜果然神奇地合拍。

其他兩款紅酒則都是穩紮穩打的組合,搭牛肉的酒體更厚重些,單寧氣息較重、搭鴨胸這支則多了花香,不過搭上紅肉只覺順口不出錯,這支Jura黃葡萄酒很有個性,卻在味覺的不同區段跳出來,與口味同樣濃郁的鴨肉各擅勝場,非常精彩。

(結論是我好像幸運多獲得了一杯好酒....>//////<)

「澎湃」套餐主餐──放牛班的冬天
放牛班的冬天 
Yunlin Beef, Corn Ragoût, Baby Turnip, Blazei Mushroom, Sauce Bigarade
兩種部位的牛肉(肋眼、老饕)佐蕪菁、酸橙(bigarade)醬汁一起上桌。帶血肋眼切開,豐腴口感搭上清爽的橙醬,含一口醇香紅酒,簡直太正點了。

這道牛排可惜的是墊在牛肉下的佐餐玉米粒,以類似濃湯的手法調味,但糊狀口感與牛排和醬汁都不太搭配,已與侍者建議調整。


咿比咿比鴨 
Pingtung Duck, Hibiscus Celery, Shishito-hoisin, “Flat Pancake”
這道是fusion展現,鴨倒不是用最有名的宜蘭豪野鴨,而是屏東鴨,鴨皮烙下可口的格紋,煎得是油香爽脆,配菜有洛神醃漬的芹菜、杏仁碎,佐上自製甜麵醬,再跟牛排一樣,由侍者現場淋上醬汁──將烤鴨麵餅浸泡在鴨肉高湯內做出的清爽湯汁還帶著麵餅的香氣,「像在吃北京烤鴨一般」,侍者這麼說。對食客而言,聽到一道法菜主餐像中菜實在不是太吸引人的陳述,但事實是這道解構重現的鴨肉確實精彩,鴨胸料理得細嫩,配菜酸甜解膩,甜麵醬畫龍點睛,再搭上帶著紹興口感般的Jura黃葡萄酒,美味在舌尖依次跳躍。


梨杉喫情花 
Honey “Meringue”, Pear Sorbet with Ilha Formosa White Wine, Osmanthus
主餐後清口腔的sorbet,是水梨口味,佐上蜂蜜蛋白霜和薄如蟬翼的綠茶凍,散落的桂花淡雅清香,一起與雪酪和蛋白霜嚥下,是甜美的滋味。



栗到食足 
Variation of Chestnut, “Crystal”, Burnt Cocoa Nibs Ice Cream
儘管不太明白為何春季會是例子甜點,不過可可sorbet、栗子糖葫蘆、栗子蛋糕、蛋白霜和脆片等,搭配蛋白霜粒和微甜的克林姆醬,把依然熱呼呼的栗子外表糖衣敲碎,佐上可可豆的苦香,是很幸福的甜點。


選了台灣茶,照例附上小茶點,是金萱茶和洛神口味,都是酥香美味。晚餐會有甜點車任選,不過午餐這樣簡約的收尾更是餘韻無窮,很喜歡。


發票裝在一個厚紙卡製成的小信封內。


門口吧檯處已經放上鮮紅的米其林指南(The Michelin Guide)。

這餐固然花費不斐,但也異常滿足。席間主廚Kai有短暫出來與1-2桌客人聊天,可惜並未繞到每一桌,但從他眉飛色舞形容料理的模樣就能想像巧思和用心。期待Tairroir有更多結合台灣食材的精彩時令餐點,有機會或許會再來嘗鮮。


Tairroir 態芮

台北市中山區樂群三路299號
02-85015500
訂位時間每天2-5pm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