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6月30日 星期一

【旅行摘要】維也納 / Bratislava

雖然積稿許久,但這段旅行在心中的層次和印象始終鮮明。因剛暫離朋友的溫暖接待,重回獨自旅行步調,加以冬季天候沉鬱,彷彿一方幽靜土地,帶著維也納咖啡館文化的愜意和靜默。

奧地利維也納 / 斯洛伐克布拉提斯拉瓦 6天5夜
2014.1.2~2014.1.7

  •   行程概要
    1. Day1: 從Prague搭Student Agency前往Wien - hostel check-in - Laxenburger逛街
    2. Day2: 步行至St. Stephan church - 上塔 - 舊城區閒逛 - 自然史博物館 - 音樂會
    3. Day3: 搭火車到Bratislava - 舊城區閒逛 - Stur Cafe午餐 - 爬上城堡丘陵 - Slovak Pub晚餐 - 搭火車返回Wien
    4. Day4: 至皇家禮拜堂聽少年合唱團 - 參觀霍夫堡宮 - 吃薩赫蛋糕 - 皇家家具展 - 舊城區閒逛
    5. Day5: 熊布朗宮參觀 - 乞丐餐廳午餐 - 搭地鐵至Heiligenstadt - 搭公車至Kahlenberg眺望市景 - 原路回市區 - 到歌劇院排站票 - 欣賞胡桃鉗芭蕾
    6. Day6: 買紀念品 - 咖啡館 - 搭Student Agency返回Prague
  • 重要花費:Prague-Wien來回巴士(29.8€)、住宿(51.3€/5晚)、Bratislava Ticket(15€)、Sisi Ticket(23€)、音樂會(32€)
  • 旅程夥伴:自己~
  • 住宿地點:A&O Wien Hauptbahnhof
九月初自Prague - Krakow - Budapest的旅行,Wien亦是心儀中繼站之一,原因是瑞士到Wien意外沒有便宜迅速的方式,非設法當作長途旅行的中點不可。但當時考量冬季Krakow恐怕相當寒冷,加上被Krakow獨特的文化遺產深深吸引,遂將Wien割捨,此行亦是一圓宿願。

由於曾受哈布斯堡家族統治,先前在捷克和匈牙利參觀皇宮時,早已見著不少和哈布斯堡相關文物和故事,如今終於到訪這曾經輝煌的奧匈帝國根據地。位於市區的霍夫堡(Hofburg)氣勢磅礡,可惜冬季時弧形正門往往背光,但徜徉在西西博物館內,重溫這幾國盤根錯節的歷史,欣賞奧地利如何傾舉國之力來行銷西西(Sisi)皇后,如何鋪陳開展她的一生,是很有意思的體會。光是博物館內的皇家器皿,其金碧輝煌與奢靡氣派,便不禁感覺,於維也納確實能夠深深領略,曾經位於帝國中心的富庶。

曾經記得與家人在中壢文化中心,聆聽過一回維也納少年合唱團的表演,清冽嗓音穿透俗世塵埃,恍若天籟。這次拜訪維也納十分幸運,正好瞥見旅遊書的小撇步,週日早晨在霍夫堡的皇家禮拜堂,可以免費聆聽維也納少年合唱團的歌聲!匆匆趕往,約莫準時抵達,空間不大的禮拜堂已是萬頭攢動,佇立後方的人群前是需購票的座位,而最前方則是正舉行禮拜的神職人員。少年合唱團位於二樓,只能由一樓外頭的轉播電視望見他們身影,但絕妙嗓音陣陣傳來,登時忘卻在人群中罰站的不適,只覺自己無比幸運,竟能參與這場無須付費的盛宴。

而這彷彿成為我維也納之行的基調,在中歐數國中,尤與捷克、波蘭、匈牙利等國相較,物價並不便宜的維也納,多花些體力,可以節省不少旅資。而做功課的必要性,在這座城市更是彰顯無疑。

第一日逛市區,立即有了白花冤枉錢的慘痛例子。依照維也納傳統,相關科系的學生必須穿著18世紀的傳統衣飾,在歌劇院、聖史帝芬大教堂等名勝附近兜售票券,以完成課程作業。原先自認對古典樂忘得一乾二淨,訪維也納走不音樂路線也無妨的我,加上在捷克朋友家中作客, 行前對音樂方面徹底未做任何功課。於是便於正步行前往聖史蒂芬教堂的途中,被一位年輕學生在歌劇院前攔下,在他巧舌如黃的勸說之下,半信半疑地掏腰包購買當晚貌似即將售罄的學生票,要價32€。

他頻頻說及這是嶄新翻修的宮殿,並於地圖圈起某處,對維也納尚一無所知的我,當下以為是某古蹟再利用作為表演場地。抵達才知曉,該表演場地委實小得可憐,售票員以票券所剩無幾作為兜售技倆,實際上該場地座位大約只有80~100人左右,樂團編制比傳單上小得多,許多經典曲目欲呈現效果殊是不易,演奏技巧更只是還過得去的水準。而最令我詬病的是觀眾素質,尤其是眾多和我同樣買學生票的年輕中國旅客,在主持人已提及不可錄影拍照後,仍頻頻舉起手機,嚴重干擾其他觀眾,在屢屢勸說不聽後,我甚至踹了前方觀眾的椅腳許多次......。

頗覺被坑後,回hostel認真查找,才發覺歌劇院熱門節目通常許久前便已銷售一空,但每日會發售定額的站票,儘管得排隊兩三小時,但卻能以3~4€欣賞到經典名作。離開維也納的前一日,早上參觀熊布朗宮,下午登上維也納森林的Kahlenberg山丘眺望市景,接著匆匆趕回歌劇院排隊購買站票。正好該日晚間舞碼頗吸引人,經過漫長等待,終於買到胡桃鉗芭蕾的站票第一排!

若還有下次拜訪維也納的機會,不曉得會不會仍願意選擇站票方式,因為罰站兩三個小時觀看表演,遠比想像中還疲憊。中場休息時,整個站票區猶如洩了氣的皮球,紛紛席坐於地舒緩雙腿。但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,胡桃鉗這耳熟能詳的劇碼,被輕盈靈動的舞者們演繹得繽紛精緻、張馳有度,每一幕轉換,無論是布幕背景或舞者裝扮,甚或舞步安排都別具巧思,教人全程看得目不暇給。


幾日裡冬日陰鬱,陽光偶爾露臉。因聽聞Bratislava不過是個村鎮大小,撿了天氣最糟的一日前往。 安排行程向來興之所至,回憶起來,倒有些後悔,該把維也納市區的所有室內行程集中到那天才是。Bratislava作為斯洛伐克首都,儘管規模迷你,半日即可遊遍,但靜謐且鮮少觀光客,很適合獨行旅人滌淨心緒。

在Bratislava獨坐咖啡廳聽雨的愜意,晚間聽information年輕職員的建議,赴斯洛伐克鄉村風格的木造酒吧,窯爐騰熾,啤酒沁涼清爽,堪稱國菜的羊乳酪麵疙瘩(Bryndzové halušky),鹹香好滋味令人念念不忘。


作為音樂之都的維也納,行前便聽聞,若是喜愛音樂相關博物館,真是一週也參觀不盡。對我而言,跑完必訪景點如熊布朗宮、西西博物館、聖史蒂芬大教堂、霍夫堡等,以及品嘗必吃的薩赫蛋糕.......還是頗覺意猶未盡,大概是在參觀捷克朋友盛讚的自然博物館後倍感驚喜,或者從Kahlenberg俯瞰陽光下閃爍的藍色多瑙河,才有一種「啊,這是屬於我的維也納記憶」那樣的感受。對奧地利的印象,與其說是精緻,不如更像是恢弘大器,著名的維也納炸牛排(Wiener Schnitzel)名菜,更是帶了點德式的粗獷。或許下回,該待得更久些,方能享受維也納的咖啡館文化,完全浸潤這個城市的最有人文底蘊的那一面。

而此趟旅行,也是於捷克被友人招待兩週後,重新恢復獨自旅行的時刻。我自捷克Prague搭乘Student Agency的巴士往返維也納。過了兩週不必煩惱行程,每天吃吃喝喝被照顧得無微不至的生活,巴士抵達在維也納之後,似乎還花了幾個鐘頭,才找回獨自旅行的節奏。


聽捷克朋友說,曾在斯洛伐克登山時見著熊跡,而前往斯洛伐克健行,因地利之便和旅費實惠,也是捷克人很熱門的選擇。如有下回,希冀自己對斯洛伐克的記憶,不僅僅是小巧可愛的首都,而是能探訪鄉野,攀登山巒,一窺喀爾巴仟山的風光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